在一米的高度看世界会是什么样子?

2017-06-28  来自: 济南福之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592

在一米的高度看世界会是什么样子?
   从未坐过轮椅的人,恐怕难以体会那种无助和无力。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人,他们甚至没有轮椅,只能躺在床上,或是倚着窗台眼巴巴地看着外面阳光灿烂。
   一辆轮椅,也许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,拓展他们的生活半径。这正是世界轮椅基金会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,医用防撞扶手生产商了解到至今已向上海的残障人士捐赠和募集了8038辆轮椅,此外还在600多个居委会投放了1122辆公共轮椅。与传统的轮椅捐赠项目不同,他们的 “红轮椅”计划侧重于结合社会各界志愿力量,以 “红轮椅”为平台服务困难群体。
   轮椅,不应该是残障的代名词
   说到轮椅,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残障等字眼。而在世界轮椅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看来,它只是一个行动工具,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服务的工具,可以和消防器材一起摆放在社区醒目的地方。上海作为一座老龄化程度相当高的城市,不仅仅是残障人士,越来越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病人也同样需要轮椅。
   为了让更多的人对于轮椅使用者产生 “共情”,世界轮椅基金会在不同人群中启动了 “一米高度看世界”项目,让健全人体验轮椅生活,许多人从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    上海师范大学志愿者唐闻颖在陪伴一群小学生参与 “一米高度看世界”时,一个孩子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她。当时那个小女孩费力地转动着轮椅,前进的速度十分缓慢,小女孩说:“好吃力啊,真想用脚。”童言无忌,恰恰说出了残障人士深埋的痛苦。身体的残疾注定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,作为健全人更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。摇动轮椅尚且如此费力,那些没有轮椅的残疾人岂不是步步维艰。这个活动 大的意义正在于此——理解他人,感受他人,关注他人。
   有意思的是,在 “一米高度看世界”活动中,还设置了一个特别游戏环节——残障人士坐在轮椅上指挥,志愿者戴着眼罩推动轮椅前进,相互配合,彼此信任,一起抵达终点。参与其中的志愿者说,当自己的眼睛被蒙住,世界顿时暗了下来,这个时候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往往印象特别深刻。由此想到,那些坐在轮椅上的人,其实内心也很渴求帮助,哪怕旁人只付出一丁点,他们也会倍感温暖的。与此同时,参与游戏的残障人士则展现出积极自信的笑容,因为他们往往接受别人的帮助,而在游戏中,他们负责引导,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   生活本就该如此。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,残健同行,相互给予生命的关照。
   用志愿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人
   如果只是单纯地捐赠轮椅,可能受到鼓舞和影响的只有受益者本身,而如果通过轮椅捐赠培育一个志愿者服务体系,从此把志愿的理念深植于心,其意义将更加深远。世界轮椅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,围绕着一辆捐赠的轮椅,目前参与其中的有三类志愿者。其一,社区志愿者。这些志愿者有着较高的积极性,能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活动。其二,企业志愿者。如今,许多企业注重建设企业文化,他们通过向社会捐赠轮椅,让企业的员工在公益活动中当一天志愿者。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年轻人,有的从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,也许正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,激发了他们对志愿活动的兴趣,从而把志愿融入自己的生活。其三,长期志愿者。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中青年白领,成熟稳重,阅历丰富,而志愿活动也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   对于企业志愿者,世界轮椅基金会在组织项目时,特别注重与志愿者的沟通与分享。比如,为什么要设置这一游戏项目?游戏的目标是什么?在志愿活动结束前,还会及时地进行心情分享。这些环节的设置往往效果很好,志愿者在坦诚地进行分享时,都发现自己对志愿有了新的认识,并表示在合适的时候愿意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。
   眼下,世界轮椅基金会在上海大约有20多名长期志愿者。他们对志愿活动忠诚度高,不计名利和得失,甘于默默奉献。有一位全职太太沈慧,以前是一家港资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,能力强,经验丰富。自从结缘世界轮椅基金会后,许多的志愿活动项目,都是由她出面联系门票和午餐事宜;还有一位志愿者王昊,专门负责跑外地,了解受助者的实际贫困状况。有时候,因为地方偏僻交通不便,来回一趟就得十天半个月,黑了瘦了,脸上却依然带着微笑。
   为社会的更多人群服务
   44岁的李先生在得到捐赠的轮椅之前,一直拄着拐杖,没有办法劳动。现在,轮椅让他的两手解放, “我要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这是对全家人重要的。”的确,有了轮椅,都变得可行。同样,就在不久前, 28岁的小马只能在家扶着墙挪着步子,能做的家务就是洗洗衣服。身患小儿麻 痹症的她,大部分的时间都坐在床上,很少出门。现在她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, “我可以分担更多的家务,我也能做有价值的事情”。
   他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,这都缘起公益。世界轮椅基金会战略发展部的陈天先生告诉记者,在他更年轻的时候,他先后换过20多份工作,甚至去过南非从事钻石生意,尽管挣了些钱,他并没有觉得特别开心。回国后,他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,尽管没有收入,他却觉得很有成就感。他至今忘不了2004年的一次安徽和县之行——听说他来联系助学,团县委特地开了辆三轮摩托车到车站接他,请他吃了一碗牛肉面,安排住在镇政府招待所,费用当然得自己掏,就连洗脸水也得自己用盆去接。就在那个时候,他突然明白了自己苦苦追寻的是什么。如今,他专职从事公益活动并从中获得价值感,而他早从事的助学活动,已经有40多名孩子上了大学。
   为社会的更多人群服务!这是陈天的选择,也是世界轮椅基金会的选择。